超輕型3D打印金屬結構是航空業首選
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業的應用已經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了,對于3D打印金屬部件來說,設法在保持其強度的同時減輕重量也是一項正在迫切開發的技術。2015年12月15日,英國幾家增材制造公司組成的LIGHT聯盟在英國萊斯特召開會議,展示了各個公司目前研發出3D打印金屬部件的成果與進程,主要有3項。
順便說一句,他們之所以取名為LIGHT聯盟,主要是因為此聯盟目的就在于促進輕型(light)3D打印金屬部件的研發。
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第一個大尺寸展示物是一個網格結構的3D打印返回艙,這種低密度網格技術是聯盟成員內部的一項專有技術。據悉,在正式生產之前,這個部件的內部結構還會繼續優化,最終目的是要將其重量減輕至50%,同時又不影響其強度。
上述3D打印返回艙
另外一件令人影響深刻的作品是還處于研發階段的3D打印推力噴嘴,由英國增材制造商HiETA推出。目前,這個部件正在接受熱傳導和壓縮性能方面的測試。而生產此推力噴嘴的是EOS公司,據該公司稱,之前的同類部件相比,這個版本的3D打印推力噴嘴的打印時間縮短了40%,而具體途徑就是調整了一下3D打印機的幾項參數。
第三樣成果則是一個由Bloodhound SSC研發而成的空氣閘門鉸鏈,據悉這樣3D打印部件目前也即將進入生產階段,合作伙伴CDRM公司將在2016年之前大規模生產此部件。
以上三種3D打印太空部件全部利用的網格結構,而這種特殊的結構由聯盟合作伙伴Delcam Simpleware研發而成,通過此結構可以有效減輕3D打印金屬部件的重量。而這種結構則是用他們研發的一款專業軟件PartBuilder制作出來的。最近,這款軟件又進行了升級,加入了一個單元程序庫和單元填充自定義演算法。
看上去似乎復雜的網格結構是減輕3D打印材料的一項法寶,因為已經有好幾個汽車制造商和飛機制造商用到了類似的結構來設計制造超輕量化部件。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