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首次采用3D打印技術救治復雜先心病患兒
建立在三維設計原理基礎之上,以精確度高、數據成型快為特點的3D打印技術,如今在醫學領域逐漸發揮出強大的作用。2月19日,記者從河南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利用3D打印技術為一名1歲的復雜先心病患兒成功實施了手術,成為我省首例采用這一新技術開展兒童復雜先心病治療的醫院。 患兒術后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圖源:百度
患兒名叫鑫鑫(化名),來自三門峽。母親懷孕8個月,B超發現胎兒患有嚴重心臟病。孩子出生后,喂養困難,反復肺炎,1歲時體重僅有7公斤。
后經多方打聽,鑫鑫父母來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兒童心臟中心,該科主任范太兵為鑫鑫檢查發現:右室雙出口、室間隔缺損遠離大動脈、重度肺動脈高壓。右室雙出口是一種少見而復雜的先天性心臟畸形,僅占先天性心臟病的0.48%~1.67%。
范太兵介紹,該患兒的主動脈(主動脈本應與左心室連接)和肺動脈都連接右心室,右心室和左心室間還有一個大窟窿。此種類型的先心病手術糾治極其困難,如不能手術矯治心臟畸形,肺動脈壓力會越來越高,且因肺充血會反復肺炎,大多數患兒會在嬰幼兒期夭折。
為矯治鑫鑫復雜的心臟畸形,該院兒童心臟中心的專家們以1∶1 的比例,打印出患兒的一個心臟模型。該模型清晰再現了孩子心臟內部的精細結構。
根據該模型,明確了室間隔缺損與主動脈的關系,制訂出“左室流出道重建、室間隔缺損修補”的手術方案。最終通過手術徹底矯治了該患兒復雜的心臟畸形。據悉,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此類兒童先天性復雜型心臟病的治療在國內并不多見,河南省尚屬首例。
經過4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鑫鑫術后恢復良好,3天脫離呼吸機,5天轉出重癥監護室,13天即康復出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