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化工巨頭紛紛出擊3D打印市場,3D打印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過去幾年來,3D技術已經從小眾化的專業化工具轉變為全新的制造和關鍵實驗方法。這種啟蒙的過渡正在開始使幾乎每個行業都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即使那些似乎不可能融入3D的領域也在逐漸嘗試3D實現和建模。
當前3D打印行業應用顯著,已經實現在重點制造(航空、航天、船舶、核工業、汽車、電力裝備、軌道交通裝備、家電、模具、鑄造等)、醫療、文化、教育等四大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日前,運輸和基礎設施、能源、環境科學與氣候變化研究也被納入3D打印領域。同時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正在萌發,世界各國紛紛將增材制造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新增長點,推動增材制造技術與信息網絡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設計理念的加速融合。未來,3D打印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當前在3D打印市場逐浪的玩家,除了專業的新興增材制造企業,還有不少其他行業的佼佼者。實力雄厚的科技公司,傳統的2D打印機或相機制造商,都有能力推出面向該領域的產品或服務項目,有的甚至將其發展為主要業務,進而實現自身轉型。近幾年,又有一股新的力量注入3D打印藍海,表現十分搶眼,這就是擁有得天獨厚優勢的化工巨頭。
--瓦克化學:改進材料,使之適用于3D打印,進而推出打印設備
2015年,歷史悠久的德國瓦克化學開發出一種可以把硅膠改造成3D打印材料的技術,打開了醫療、汽車零部件、眼鏡等行業的增材制造市場。不過,瓦克化學并不滿足于僅僅做一個材料提供商。一年以后,該公司便推出了適配此類材料的專業硅膠3D打印機,在增材制造產業又進一步,展現出設備制造商的潛質。
--伊士曼化學:與3D打印材料商、設備商廣泛合作,順利進入市場
以生產特種聚酯著稱的美國伊士曼化學早在2013年便關注3D打印市場,并與荷蘭3D打印設備制造商HelianPolymers達成合作,推出性能優越、環保而美觀的桌面級3D打印機線材。2015年,伊士曼化學又牽手另外兩家著名3D打印線材與設備商,研發全新線材產品。公司通過與這些業內強者聯合,降低了打開市場、獲得認可的難度。
--巴斯夫:材料與技術并重,收購專業線材商,豐富產品種類
作為世界最大的化工產品制造與銷售商之一,實力雄厚的德國巴斯夫走的是材料與技術兼顧的道路。例如2015年巴斯夫與生物打印公司Poietis達成的合作,便意在完善巴斯夫的3D打印皮膚模型,并改進其生物3D打印技術。當然,成功的收購也是增強公司實力的重要途徑。2017年8月,巴斯夫完成了對荷蘭3D打印材料商Innofil3D的收購,豐富了自身的產品種類與組合。
--皇家帝斯曼:強強聯手,實現從原材料提供商到專業材料制造商的跨越
皇家帝斯曼是來自荷蘭的化工巨頭,該公司雖然涉足3D打印市場多年,但之前一直扮演原材料提供商的角色,服務專業的3D打印材料生產商。2016年,皇家帝斯曼與著名化工產品經銷商NexeoSolutions攜手,開始直接面向3D打印終端客戶推出3D打印線材,擴大了對產業鏈的控制權。
總部位于美國的NexeoSolutions是全球最大的化學品與塑料經銷商之一。2016年,該公司為3D打印線材開設了專門的網站NexeoSolutions3D,銷售皇家帝斯曼生產的兩種線材。這是NexeoSolutions步入3D打印市場的開始,它將以此積累這一領域的市場信息與經驗,為擴大業務做準備。
--科思創:與制造商合作,推出新型3D打印材料
科思創是全球領先的高級聚合物和高性能塑料生產商。兩年前,與總部位于上海的Polymaker聯手打造了新型聚碳酸酯3D打印生產線、Polymaker PC- plus和Polymaker PC- max,專為小型3D打印機設計。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化,又推出的新型材料U1000和U0174D,用于擠壓型3D打印。
當前,化工巨頭大多選擇與3D打印領域成功的材料商與設備商合作,這減小了其進入新市場的阻力。不過,強化自家產品與技術才是制勝的根本之道,隨著專業能力不斷提升,化工巨頭們甚至開始了對專業3D打印企業的收購,深刻影響著整個產業的格局。
3D打印逐漸發展成國際熱點,從應用端發力,“3D打印+”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據預計,到2020年,增材制造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年均增速在30%以上。實際上,2017年我國3D打印產業規模將達到173億元,未來幾年中國3D打印市場年均增長率將超40%,到2018年有望突破250億元。此時,行動計劃的出現明顯讓更多的3D打印企業看到了新的曙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