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納3D打印:有效提升新材料研發能力及產業創新能力(2)
時間:2024-08-23 10:07 來源:摩方精密 作者:admin 閱讀:次
熔融石英玻璃
香港理工大學3D打印中心溫燮文教授聯合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陸洋教授,提出了一種通過摩方精密PμSL 3D打印技術制備同時具有亞微米特征及毫米/厘米級尺寸的熔融石英玻璃三維構件的方法。熔融石英玻璃三維微納樣品由摩方精密2 μm精度的nanoArch® P130超高精密3D打印系統制備,通過結合PμSL 3D打印靈活地創建具有復雜的三維亞微米結構的高性能透明熔融石英玻璃,其分辨率、構建速度及成型幅面均超越了目前大多數其他3D打印玻璃技術幾個數量級。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6929-x
樹脂微加工玻碳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胡曉教授團隊報道了新型可光固化的鄰苯二甲腈(PN)單體并制備了可3D打印樹脂,通過PμSL 3D打印技術以及固化熱解處理,成功實現了玻璃碳(Glassy Carbon)的精密微加工。在他們的工作中,研究者首先合成了可光固化PN單體并溶解在溶液中配成可打印樹脂,然后利用PμSL技術,并采用nanoArch® S140 (精度:10 µm)3D打印設備將得到的樹脂打印成型具有微米分辨率的3D結構。
此方法為推進玻璃碳在醫療工具、電化學器件、精密微成型設備,以及在能源和航空航天技術中的應用提供了一個新的設計思路。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ddma.2024.104053
3D打印生物墨水
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于光濤等人聯合深圳灣實驗室饒浪教授課題組設計開發了一種3D打印生物墨水用于牙周炎源性骨缺損修復,該生物墨水由EPLGMA為主體并裝載干細胞和細胞囊泡用于發揮抗菌抗炎促成骨功能。摩方精密microArch® S230(精度:2 μm)打印了以EPLGMA為主體的仿生模板,結合模板法和光引發聚合合成了EPLGMA@PDLSCs@MDCSs-MV(EPM)。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88/1758-5090/ad2081
高強韌水凝膠
上海交通大學林秋寧研究員/朱麟勇教授課題組提出一種全新的、廣泛適用的水凝膠交聯技術。基于該技術,常規的水溶性高分子如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多糖等,僅需數秒光照即可形成既強又韌的水凝膠材料,幾乎顛覆了水凝膠的制備與力學屬性。該水凝膠材料能夠循環拉伸超過10萬次,團隊利用摩方精密nanoArch® P140(精度:10 μm)設備,充分驗證了水凝膠技術的優勢與典型應用。
該技術的提出,意味著高強韌水凝膠材料的制備將從此變得輕而易舉,賦予水凝膠生物醫用廣闊的想象空間。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3-01648-4
目前,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跟跑階段,亟須從頂層謀劃、顛覆性技術開發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發展生態等方面發力,加快推動我國新材料產業數智化發展進程。
摩方精密始終致力于提供高精密、高公差控制、高質量、高標準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加強“產學研醫”協同以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等措施,推動新材料產業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