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3D打印推動現代醫學進步(4)
7. PNAS:利用干細胞定制具有抗炎作用的3D打印軟骨
為了不用手術就可以治療磨損發炎的髖關節,科學家們在類似髖關節股骨頭的3D支架上誘導干細胞進行編程生長為新的軟骨,同時結合基因治療還可以激活新軟骨釋放抗炎分子防止關節炎復發。該工作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完成,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上。
這項技術使用了一種3D可生物降解的合成支架,這種支架可以根據病人關節的準確形狀進行定制,再利用病人皮膚下脂肪組織中的干細胞誘導形成軟骨,將其覆蓋在3D支架上從而獲得新的關節軟骨。隨后將新軟骨植入發炎髖關節表面,用活組織重新覆蓋髖關節,從而消除關節炎疼痛,延緩甚至消除一些病人對關節替換手術的需要。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借助基因療法將一個基因插入到新生的軟骨細胞中,再用一種簡單藥物將其激活,該基因可以促進抗炎分子的釋放進而防止關節炎復發。“在有炎癥的時候,我們可以給病人一種簡單的藥物,激活我們植入的基因來降低關節部位的炎癥,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任意時候停止給藥來關閉基因的表達。”研究人員這樣說道。
這種基因療法是非常重要的,當關節部位的炎癥分子水平增加,軟骨會受到損傷,疼痛也會出現。將基因療法加入到干細胞和3D打印支架技術中,研究人員相信這將有助于阻止關節炎復發,讓植入軟骨發揮更長時間的作用。
有數據表明目前有3000萬人美國人被診斷為骨關節炎,而骨關節炎的發生率處于上升態勢。該數字中包含許多年齡在40到65歲的相對年輕病人,這些病人由于受到年齡限制還不適合進行關節替換手術,而傳統的方法又不是特別有效。研究人員認為這部分病人或在將來成為使用這種新技術的理想候選人
8. 世界上首例3D打印藥物問世
毫無疑問,3D打印技術正在改變整個世界。從工業生產到設計,醫藥以及電力,這一技術對產品產生了革命性的推動作用。它將曾經昂貴且不易獲得的產品變得廉價而又普遍。
因此,我們對Aprecia制藥公司剛剛發布的一項聲明也不會感到意外。根據《Science News Journal》的報道,Aprecia藥業成為首個利用3D打印技術生產藥物的企業,它們首次通過這一方法生產的藥物叫做"Spritam",主要用于治療羊癲瘋。目前,該藥物不僅被成功打印出來,而且得到了FDA的批準,目前該藥物已經在美國上市。3D打印藥物的明顯優勢在于其快速溶解的特性。通過3D打印的方法,這些藥物以粉末為初始形態,通過逐層疊加成為最后的藥片。
對于"Spritam"來說,3D打印使得其更能夠滿足吞咽能力障礙的患者的需求(羊癲瘋患者通常會有這樣的癥狀)。這些藥物在剛進入喉嚨時能夠快速溶解,不會造成氣管的堵塞。3D打印將會最終推動個體化劑量以及定制藥物組合等未來醫療方向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這一藥物的成功將會為其它藥物的3D打印提供新的希望。
3D打印藥物是3D打印技術一個革命性的突破,從此,它的用途不僅局限于電子產品與玩具,而是更為嚴肅的,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藥物產品。從3D打印器官,假肢,到如今的藥物,標志著未來醫療發展的新方向。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