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制造2025”下的3D打印(3)
三、3D打印發展成熟度
3D打印技術始于20多年前,但最近幾年來才被公眾所注意,這主要歸功于其在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根據美國高德納(Gartner)公司發布的 “新興技術炒作周期”報告,3D打印在2009年時還未被列入報告中。這項新興技術在2010年才在報告中首次出現,并被認為需要5~10年才能成熟。但在2012年,這項技術就已經從技術萌芽期發展到期望膨脹期的頂點,與大數據一起成為2012年最受市場關注的新技術之一。
到了2014年,3D打印已經快速地渡過膨脹期,開始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見圖4)。由于該技術的快速發展,高德納公司在最新發布的炒作周期圖中將企業級3D打印和消費級3D打印進行了區分和單獨評價。企業級3D打印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期,市場在迅速擴大,幾乎已經步入實際產品生產階段。相比之下,消費級3D打印仍處于炒作的高峰期,大約還需要5~10年才能進入主流商業領域。
3D生物打印系統仍然于萌芽期,但成熟期從2012年所需的10年以上縮短到5~10年之間。 對于3D打印細分領域來說,樣品原型制造已經步入成熟期,可使企業能夠減少在產品研發過程中設計、成 型和功能設計帶來的風險。在2~5年內,3D掃描設備和3D打印軟件的成熟速度將會更快,同時會有更大比例的企業采用3D打印。3D打印的醫療器械將帶來巨大的好處,足以改變人們的生活,這將導致全球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假肢和醫療植入物。
消費級3D打印則和企業級3D打印完全不同,它將是一個包含各種軟件、硬件和材料的復雜系統,并不像2D紙打印機只需“點擊打印”那么簡單,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走向主流。同樣,3D打印如果想成為主流的制造工藝,進入到工業制造領域中,也需要較長時間。面向大結構的大型3D打印與教學用3D打印要進入主流前景廣闊,但是目前才剛剛開始,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根據沃勒斯事務所(Wohlers Associates)公司發布的最新3D打印報告,2014年全球3D打印產值達到41億美元,年增長率達到35%,增速達到了18年來的最高水平。
其中,產品(包括3D打印裝備和材料)和服務(包括軟件、制造和服務部分)的產值基本各占一半。從設備銷量來看,2014年企業級3D打印機(>5000美元/臺)銷量超過1.2萬臺,增長率超過30%。市場主要由美國Stratasys公司、美國3D systems公司和德國Envisiontec公司占據,3家占有率將近80%。消費級3D打印機(<5000美元/臺)銷量超過14萬臺,增長率超過90%。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