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3D打印電子設備技術先進 6股欲漲價(5)
南風股份公告點評:3d技術產業化在即,全國首家
南風股份 300004
研究機構:民生證券 分析師:袁瑤,龍雷 撰寫日期:2013-11-12
3D技術加速產業化,公司質變在即
公司公告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產業化項目一期生產基地建設和設備部件采購工作已完成,電熔精密成型成套工程專用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已開始,并將于2014年2 月底完成,隨后將進入試生產狀態。我們的觀點:公司三季報披露已經完成等比例縮小件檢測,此次公告設備安裝,證明3D打印技術已經度過可行性論證階段,全面替代傳統鑄鍛件加工工藝的革命性技術已經進入產業化沖刺階段,破冰在即,目前仍是中長線布局最佳時點。
全面替代傳統鑄鍛件加工工藝,革命性技術
傳統鑄鍛件加工需經過鑄錠熔鑄-鍛胚加工-模具制造-毛坯模鍛-數控加工等復雜程序,需15-20萬噸重型鍛造裝備,工序多、周期長、成本高且材料利用率低。公司電熔精密制造技術改變傳統的鑄鍛件復雜生產過程,一次成型,技術優勢明顯:(1)制造周期縮短70%以上;(2)制造費用降低50%以上;(3)適應于加工各種形狀零件,不需模具;(4)所需設備和工藝流程簡單,是世界鑄鍛件制造史上革命性突破。
最大可加工300噸重鑄鍛件,全面進軍高端大型鑄鍛件領域
設備搭建完后,公司將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重型金屬“3D打印”成套工程專用設備,能夠生產中碳鋼、低合金鋼、不銹鋼等多種材料,最大直徑為6米,重量達300噸的重型金屬構件。300噸規模已經能夠涵蓋核電、水電、火電、冶金等行業用大型高端鑄鍛件,我們測算這幾個行業年需求大型鑄鍛件近20萬噸,需毛坯鍛件35萬噸,如果考慮石化等行業,需求遠不于此,我們測算下游市場空間至少在600-800億元。
依靠傳統業務積累,核電有望成新技術突破口
公司在核島HAVC系統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接近70%,在中廣核所建核電站中占有率100%,我們認為公司在核電領域有多年積累,核電有望成為公司新技術突破口。核電站核島部分的壓力殼、蒸汽發生器、穩壓器的殼體和管板普遍采用低合金鋼鍛件。在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中,無論是二代加,還是三代AP1000、EPR,都含有大量技術要求高、規格大、形狀復雜的鑄鍛件。由于南風3D技術不需磨具,可加工各種形狀鑄鍛件,在生產壓力容器頂蓋、筒體蒸汽發生發器管板、主泵泵殼、主管道等加工難度較大的鑄鍛件時優勢更為明顯。我們測算,一個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所需高端鑄鍛件數千噸,貨值20億元左右,公司技術一旦產業化,爆發性增長將開始。
風險提示
產業化進程低于預期。
(責任編輯:admin)